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1_20迷阵初起(现场风暴篇)──最後一纸召开令与反守为攻的火种 (第2/4页)
”。 这是公司创立以来,首次针对内部制程疑点召开的全TX说明会,而且破天荒地开放匿名提问——意味着,这不再是单向而上的例行简报,而是一场双向对峙的制度震撼。 高层首次无法以“待确认”或“请另洽部门”这类制式回应作为盾牌,得正面迎击来自基层的反击与质疑。 同一时间,在大楼五楼後侧、一间平日仅供储放备品的旧仓库里,潘佳瑛悄悄走入,手里拿着一份刚刚重新列印的调货申请单,外加一张密密麻麻标注着红笔的备忘图。 天花板灯光闪烁,老旧通风机发出低鸣,这里早已成为她默默整理疑点的临时基地。 纸张边缘因翻阅过多而略显破损,纸背还残留着不小心泼洒到咖啡的淡褐sE痕迹。 这份资料,是她过去五个月间一点一滴蒐集而成的疑点纪录,细致到可以标出哪一周哪一批次的产品出现流程异动,哪一日某道工序被跳过、简化,甚至消失无踪。 她将这份资料影印成四份,小心装进无字标签的牛皮纸信封中,分别预备投入她预定在说明会上设置的匿名意见箱中。 笔记本的一页上,用蓝黑sE原子笔写着一行字:这不是爆料,而是让真相有机会被说出来。她合上笔记本前,低声对自己说:「如果没有人开第一枪,那我们就永远被假答案困住。」语气轻微颤抖,却藏着决绝的勇气。 而在公司後楼梯间,昏h灯光下,徐宛洁与林亚恒正在低声讨论:「我们是不是该整理所有“可能会被抹去”的文件,做成整理包?有备无患。」他们早已嗅出异样,彼此不约而同地意识到,这不只是揭露真相的机会,更可能是一次资料“灭迹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